一、专业介绍
工业设计专业是在智能化背景下,整合设计、工程技术、商业、用户信息来创造新的智能系统、工业产品和相关的服务,为技术谋求独特的产品功能形式及商业模式的跨学科专业,本专业涉及机械工程、设计学、材料学、电气工程、商学等多学科领域,主要面向机械装备、电子产品及互联网行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设计人才。主要学习工业设计史论知识、现代设计方法以及形态、色彩、结构、功能、材质(硬件产品),及产品定义、交互、行为、反馈(信息产品)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设计表达方法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和设计调研与分析、文献检索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应用能力。
二、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底蕴,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较高的职业素质,了解工业设计专业的前沿和动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系统掌握工业设计史论知识、现代设计方法以及形态、色彩、结构、功能、材质(硬件产品),及产品定义、交互、行为、反馈(信息产品)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能力,能在工业设计行业、产品制造与生产行业、智能硬件研发行业、互联网行业、设计教育、政府相关产业行业规划部门等从事工业设计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
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业设计专业知识,特别是与制造相关的基础工程知识,用于解决产品创新设计中造型、结构、人机交互、用户研究等复杂设计问题。
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宽广的工程知识和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设计基础、工程基础、设计表现、设计历史和理论、人机交互、设计材料及加工、数字及实体模型制作等,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创新设计问题,并能获得有效结论。
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具有在了解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科学理论,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策划、设计、运行和维护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文化以及工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规、安全及环保的政策、规范和标准等因素。
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工业设计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需求的调研与分析,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
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针对工业设计问题,具有较强的设计表现技能、动手能力、美学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和外语应用能力。
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知识,合理分析工业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评价设计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产品创新设计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工业设计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创新的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艺术素养。
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要求10(沟通):能够针对产品创新设计中工业设计问题与设计、工程制造等交叉业界同行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设计需求分析报告、设计图案、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创意思路以及制造相关的结构、材料、工艺等,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要求11(项目管理):具有较好的设计管理能力以及经济决策能力,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要求12(终身学习):了解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前沿,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最长修业年限按照学校相关办法执行。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取得规定的全部学分,德智体美劳达到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符合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设计学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表现技法、工业设计机械基础、工业设计史、人机工程学、工程图学C、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设计程序与方法、智能化产品设计、产品结构设计
六、毕业合格标准
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72学分,毕业论文(设计)合格。
理论教学学分要求:修满115学分,其中必修课99学分,选修课16学分(含通识教育选修课程6学分)。
实践教学学分要求:修满57学分,其中课内实践21学分、集中性实践32学分、第二课堂2学分、创新创业活动2学分。
七、培养方案附表
1.时间分配表
2.课程体系结构表
3.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
4.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5.培养方案进程表
6.集中性实践课程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附表.docx